模具分類及用途
模具的用途廣泛,模具的種類繁多,科學地進行模具分類,對有計劃地發展模具工業,系統地研究、開發模具生產技術,促進模具設計、制造技術的現代化,充分發揮模具的功能和作用;對研究、制訂模具技術標準,提高模具標準化水平和專業化協作生產水平,提高模具生產效率,縮短模具的制造周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模具分類
總體上說模具可分為三大類:金屬板材成型模具,如沖模等;金屬體積成型模具,如鍛(鐓、擠壓)模,壓鑄模等;非金屑材料制品用成型模具,如塑料注射模和壓縮模,橡膠制品、玻璃制品、陶瓷制品用成型模具等。
模具的具體分類方法很多,常用的有:按模具結構形式可分為沖模中的單工序模,復合模.級進模等。塑料成型模具中的壓縮模,注射模,擠出模等,按模具使用對象可分為電工模具,汽車模具,電視機模具等。按模具材料可分為硬質合金模具和鋼模等。按工藝性質可分為沖孔模,落料模,拉深模,彎曲模,塑科成型模具中的吸塑模,吹塑模等。這些分類方法具有直觀、方便等優點,但不盡合理,易將模具類別與品種混用,使種類繁多無序。因此,采用綜合歸納法,將模具分為十大類,各大類摸具又可根據其使用對象、材料、功能和模具制造方法,以及工藝性質等,再分成若干小類和品種較為合理,詳見表1-1-1。
二、模具的應用
由表1—1—1可見,每一類、每一種模具都有其特定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及與其相配套的成形加工機床和設備。
模具的功能和應用與模具類別、品種有著密切的關系。因為,模具和產品零件的形狀、尺寸大小、精度、材料、材料形式、表面狀態、質量和生產批量等,都需相符合.要滿足零件要求的技術條件,即每一個產品零件相對應的生產用模具.只能是一副或一套特定的模具。為適應模具不同的功能和用途,都需進行創造性設計,造成模具結構形式多變,從而產生了模具類別和品種繁多,并具有單件生產的特征。
盡管如此,由于模具生產技術的現代化,在現代工業生產中,模具已廣泛用于電動機與電器產品,電子與計算機產品,儀表、家用電器產品與辦公設備,汽車,軍械,通用機械等產品的生產中。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模具有一系列特點;
1.模具的適應性強
針對產品零件的生產規模和生產形式,可采用不同結構和檔次的模具與之相適應。如為適應產品零件的大批量生產,可采用高效率、高精度和高壽命的、自動化程度高的模具;為適應產品試制或多品種、小批量的產品零件生產,可采用通用模具,如組合沖模,快換模具(可用于柔性生產線),以及各種經濟模具。
根據不同產品零件的結構、性質、精度和批量,以及零件材料和材料性質、供貨形式,可采用不同類別和種類的模具與之相適應。如鍛件則需采用鍛模,沖件則需采用沖模,塑件則需采用塑料成型模具,薄殼塑件則需采用吸塑或吹塑模具等。
2.制件的互換性好
即在模具一定使用壽命范圍內,合格制件(沖件、塑件、鍛件等)的相似性好,可完全互換。
常用模具壽命參見表1—1—2。
3.生產效率高、低耗
采用模具成形加工,產品零件的生產效率高。高速沖壓可達1800次/min,由于模具壽命和產品產量等因素限制,常用沖模也在200-600次范圍內。塑件注射循環時間可縮短在I-2min內成形,若采用熱流道模具,進行連續注射成形,生產效率則更高,可滿足塑件大批量生產的要求。采用高效滾鍛工藝和滾鍛模,進行連桿鍛件連續滾鍛成形。采用塑料異型材擠出模,進行建筑用門窗異型材擠出成形,其擠出成型速度可達4m/min。可見,采用模具進行成形加工與機械加工相比,不僅生產效率高,而且生產消耗低,可大幅度節約原材料和人力資源,是進行產品生產的一種優質、高效、低耗的生產技術。
4.社會效益高
模具是高技術含量的社會產品,其價值和價格主要取決于模具材料、加工、外購件的勞動與消耗三項直接發生的費用和模具設計與試模(驗)等技術費用。后者,是模具價值和市場價格的主要組成部分,其中一部分技術價值計入了市場價格,而更大一部分價值,則是模具用戶和產品用戶受惠變為社會效益。如電視機用模具,其模具費用僅為電視機產品價格的1/3000—1/5000,盡管模具的一次投資較大,但在大批量生產的每臺電視機的成本中僅占極小部分,甚至可以忽略不計,而實際上,很高的模具價值為社會所擁有,變成了社會財富。模具是現代工業生產中廣泛應用的優質、高效、低耗、適應性很強的生產技術,或稱成型工具、成型工裝產品。模具是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使用廣泛的新技術產品,是價值很高的社會財富。
模具分類及用途由思誠資源網整理編輯,你還可以了解模具修邊器